當前,在“網絡強國”“數字中國”的大背景下,產業園區作為推動我國產業集群創新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,加速向智慧園區轉型升級,打造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。
近日,??ㄖ菐鞗Q策咨詢中心課題組就“智慧園區發展”展開了研討。會上提出,目前智慧園區建設尚存在以下三個主要問題:
從智慧園區發展三階段“信息化-數字化-智慧化”來看,目前大多園區還處在由1.0信息化版本向2.0數字化版本過渡的階段,尚未實現真正的智能化、智慧化。
從“數據要素”情況來看,大多園區更多是對相互孤立的數據收集與輸出,對數據價值分析和應用還有待深入挖掘。
從園區數字化管理來看,環保生態、政務服務、企業資源、產業信息等各個條線資源生態還比較分散,同時,各業務條塊融合難度也較大,整合管理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。
此外,會上分析認為,就“智慧”園區建設表面特征而言,具備三個主要特征:技術賦能、全面感知、安全可控。
然而,回歸到園區本身,園區正加快向“產、城、人”融合發展邁進, 要統籌好園區與產業、園區與企業、園區與個人的關系。智慧園區則是促進產業集聚融合、激發企業科創活力、增強園區用戶體驗的強支撐。
關于如何構建真正的“智慧園區”,會上總結了四大發展方向:
全域化:“智慧化”的底座就是萬物互聯的集合體,要借助數字打造一個一體化的網絡生態圈,構建全場景、全域化智慧園區。
集成化:借助數字技術,平臺化、模塊化各個業務條塊,打造統一集成門戶入口,集聚政產學研用資源,提供全鏈條、全要素服務;更加注重基于數據分析的運行監測、安全態勢感知、分析決策支持等集成性功能。
高效化:通過數字化手段推動業務功能由“單打獨斗”向依托集成平臺的“協同作戰”演進,促進資源要素向高效益、高產出、高技術、高成長的企業集聚,實現園區現有業務和服務的提質增效和降本增收。
便捷化:從衣食住行、娛教醫養等方面,為園區企業、個人提供更便捷、更人性化的服務體驗。如提供園區智慧交通、智慧物流、智慧微診室、“24/7”自助政務服務等大眾化便民設施和空間;還可以借助大數據模型,根據園區用戶的行為偏好,提供個性化推薦和服務。